成功的繁殖者对他们犬的优缺点了如指掌。谱系经过分析,便可展现出该家族犬的优点及缺陷的指引图。用计算机数据则能更容易分析谱系,同时还方便存储,利于信息检索,但繁殖者仍然要做好繁殖的计划。
想要完全了解一个谱系,不仅仅是简单的记住纸上的那些犬名。犬的姓名以及所获得的头衔反映出它们在结构赛或是形体赛上的表现,或许还表示它的被毛颜色和注册编号。但是,如果你认真做好这份“家庭作业”,你就能真正了解所想繁殖的谱系的相关信息。具体说来,你了解已繁殖的谱系的优缺点,并掌握其近亲(产自同一窝,姨辈,叔辈,堂兄弟等)的特性越多,就越有利于你繁殖出标准的谱系。
例如,Lee Ann Gleason——一名从事十九年纯种犬繁殖工作的老将——培育有为数不多的母犬。她一直繁殖健康强壮,富有竞争力的新斯科舍诱鸭觅拾犬,获得包括形态,服从,敏捷及追踪等各项头衔。(她的冠军犬Ch. Cayuga’s Reflexion Nth Waves, CD, RN, MX, MXJ, XF是2007及2008连续两届AKC服从赛的第二名。)尽管Gleason没有任何种公,但她仍会去各处搜寻有做父犬潜力的公犬。她评价一条犬,是在其摆好站姿后,仔细观察它的大小,结构,运动力及性情。如果是交配过后的,则会评估它后代的肩线,跗关节角度,头版大小,四驱,性情以及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最后,她还会考量父犬近亲的潜在因素,包括它的父犬,母犬,同窝的其他犬或是其堂兄弟。
Gleason说:“我想要了解整个家庭成员在场地上的表现情况,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例如,一只种公的同窝兄弟也许更适合做父犬,但却很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它并没有生活在繁殖赛级犬的家庭中。
一旦繁殖者做好他们的功课,并记录下方便日后检索的资料,那么一份标准的谱系就能够帮助分析出所需的信息,这其中包括近交系数(COI)(近交系数是“同型结合的基因对同时来自两个谱系的可能性。”)谱系分析还可以揭示出旁系亲属的特性(比如父犬没有某一个特性,但却在其后代中表现出来)。如何权衡这些信息取决于追溯到谱系中那一只特定犬,这种特性是否出现不止一次。 |